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发冷烧结固态电解质,突破电池安全与性能瓶颈
锂离子电池作为消费电子与电动汽车的核心能源载体,长期受限于液体电解质易燃、稳定性差等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技术痛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与制造工程助理教授孙洪涛团队研发出基于冷烧结技术的高导电性固态电解质(SSE),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供可行方案。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缺陷与固态电池革新
传统锂离子电池依赖液体电解质实现正负极间离子传导,但其易燃特性导致设备存在火灾风险。孙洪涛教授指出,固态电池通过以SSE替代液体电解质,在保留“阳极-电解质-阴极”三明治结构的基础上,从材料层面提升电池安全性。
尽管固态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替代方案,但陶瓷基SSE的制备面临关键技术瓶颈。传统高温烧结工艺在加工LATP(磷酸钛铝锂)等陶瓷材料时,需将温度提升至900-1000摄氏度,这一过程会破坏聚合物添加剂结构,导致材料致密化不足与导电性能下降。
冷烧结技术破解高导电性复合SSE制备难题
研究团队采用“冷烧结”工艺制备LATP-PILG(聚离子液体凝胶)复合SSE。该技术由该校材料研究所所长克莱夫·兰德尔于2016年首创,通过向粉末材料施加压力并辅以微量液体溶剂,在150摄氏度低温下实现材料致密化,较传统烧结温度降低80%以上。
研究显示,将PILG与LATP陶瓷共烧结后形成的复合结构,可有效解决陶瓷材料晶界阻抗问题。PILG在SSE中充当“人工晶界”,将离子传导路径从易受缺陷影响的自然晶界转移至高导电性聚合物通道,使复合SS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显著提升。
冷烧结技术实现材料与工艺双重突破
相比传统液体电解质0-4伏的电压窗口,LATP-PILG复合SSE的电压窗口扩展至0-5.5伏,支持匹配高电压正极材料,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孙洪涛团队在《材料今日能源》期刊发表的研究表明,该复合SSE在保持热稳定性(分解温度>300℃)的同时,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2%。
该技术突破不仅限于电池领域。孙洪涛指出,冷烧结工艺的低温特性使其可兼容多种材料体系,为陶瓷复合材料在半导体制造、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可能。研究团队正联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生Ta-Wei Wang、Seok Woo Lee等成员,开发基于冷烧结的可回收制造系统,目标将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
相关行业资讯
- 最是风雨显真情,同舟共济PG电子人
- 镍氢电池电量不耐用怎么办?
- 锂电池两大外壳材料介绍
- 双极耳镍氢充电电池
- 星恒锂电池跟天能电池是一家的吗
- 厂家定制医护仪器仪表锂电池
- 国内常见的五大新能源电池
- 18650/2600mAh圆柱锂离子电池
- 衣柜灯感应灯LED灯展柜灯聚合物长条锂电池厂家
- 手持终端充电电池厂家
最新资讯文章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 几内亚Simandou铁矿石项目预计第二年达最大产量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飓风袭击致力拓铁矿石运输再陷困境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首尔科技大学研发自主地质评估新工具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法国矿业巨头埃赫曼在南苏拉威西和巴布亚勘探新矿区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今日金价创历史新高,中美贸易争端激发避险情绪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Ferrexpo遭乌克兰民事索赔38亿美元,股价暴跌后有所回升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CIGS-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破纪录,HZB团队实现24.6%转换率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DeepSeek之2025欧洲储能企业20强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2025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表现瞩目
- PG电子模拟器试玩入口-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下周二举行投产仪式